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青海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基)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南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青海拥有丰厚的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底蕴,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青海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基)

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南。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青海拥有丰厚的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底蕴。

一、准确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及关系

尽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从逻辑上将其拆分成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三个层次。民族交往是指族际之间的接触与互动,其本质是社会交往,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起到基础前提的作用。持续而紧密的社会交往本身既是一个共同体存在的核心标志,同时也是共同体意识形成与维持的核心要素。民族交流的本质是文化交流,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起到纽带连接的作用。广义的文化内涵可涵盖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社会心理等广泛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无论是对于共同体的正常运转,还是对于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民族交融的本质是结构交融,对民族交融应该从结构交融的角度进行理解,它强调的是不同民族的个体、群体在社会结构上的相互渗入和彼此关联。在多民族社会中,民族关系的稳定及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赖于不同民族之间在社会结构上的相互交融。所谓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就是各民族通过频繁而有序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一个结构相连、利益相关、情感相通的共同体的社会形态。通过加强民族交融来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社会结构层面的支撑。综合而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从而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二、民族间和睦共处是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

自古至今,青海地区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十分显著,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等历史现象一直存在,历史上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纵观历史,青海各民族人民自古以来错居的格局比较普遍。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彼此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共同构筑了青海多民族多文化共融的辉煌历史。青海地区各民族交往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平等和睦。平等既是交往的前提条件,也是和睦相处的前提条件,是民族交往中始终恪守的一个原则。表现在各民族之间的宗教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实质上是各民族相互交往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在青海穆斯林民族与藏族关系是不同文明交往成功的典型,也是和而不同的典范,各民族关系中民间交往是不同文明交往的主体,不同经济方式的互补性交往的经济活动是民族交往的重要内容;各民族和睦共处的关系证明,尊重差异、寻求共识是民族之间成功交往的有效途径;青海各民族和睦共处的关系也说明,正确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和睦团结的导向力,是维持公平正义的积极力量,国家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保护伞。长期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亲密感情不断深化,相互团结不断加强,为实现青海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保持社会长期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是今天我们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实的民族基础。

三、生产方式的互补性是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基础

青海历史上多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与特定环境下的特定的生产方式有关。青海各地不同的气候,自然地理条件,使青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是同一民族因地域不同而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也各不相同,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内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互补共荣的局面,在历史上,藏族、蒙古族基本上全民从事游牧,而居住在河湟谷地的汉族、回族和撒拉族则从事农业生产,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基本上保持着游牧和农耕的二元结构,而在这个二元结构中,回族和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由于注重商业贸易活动,于是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有一大批人在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之间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互通有无,将牧区的畜产品包括牛羊肉、皮毛、冬虫夏草等货物带到农业区甚至更远的地方销售,同时也把牧区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从内地或农业区带到牧区销售,活跃了青海地区的经贸市场,从而在经济方面的交往具体表现为“互补共荣”。所谓“互补”是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相互补充,即互通有无。所谓“共荣”就是合作赢利,利益均沾。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的因素,数百年来,青海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汉族、土族专营农业,藏族、蒙古族草原游牧,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经营商业的这样一种既分工又合作的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农业、牧业、手工业,通过商业而成为一种松散的经济联合体,这是一种经济交往的结果。也奠定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基础。

四、风俗和而不同是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基础

青海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信仰、心理等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民俗风情,它体现在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产劳作等各个方面。东部农业区以汉、土、回、撒拉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相同,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比较接近,在饮食习俗上,均以面食为主,住房则以土木建筑、屋顶平坦,四面土墙高围的“庄廓”为主,更多的体现出了农耕文化的风格;西部牧业区的藏族和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饮食习惯都以吃牛羊肉和酥油炒面、喝牛奶为主,体现出了游牧文化的主要特色。青海各民族风俗习惯,是与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风俗在传承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各民族的相互交融与影响中不断得以保持和发展。一方面每个民族都是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尽量恪守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文化品格;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以丰富自己。青海各民族风俗相互影响的程度并非等量齐观,孰多孰少,须作具体分析。总的来说,由于共同的宗教信仰,藏族与蒙古族的风俗,回族与撒拉族的风俗都比较接近。而汉族的风俗习惯对各少数民族都程度不同地有所影响,尤其对农业区的少数民族影响较大,凡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的生产习俗包括一部分生活习俗都与汉族相接近。汉族以儒道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也有一定的影响。土族虽然与藏族、蒙古族共同信奉藏传佛教,但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在民族杂居地区,各民族相互联姻的情况比较常见,一些习俗爱好几乎为各民族所共有。如流行青海的“河湟花儿”,深受汉、回、土、藏、撒拉等民族的共同喜爱;少数民族的风俗对青海汉族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不少汉族信仰藏传佛教,找藏医或喇嘛治病,汉族饮食习惯中,人们偏爱吃大块的“手抓羊肉”等。总之,青海各民族具有独特文化特点的民情风俗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反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