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四种决策风格类型(管理沟通之RAPID决策模型)

#头号周刊##创作挑战赛#

常用的四种决策风格类型(管理沟通之RAPID决策模型)(1)

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部门之间需要协调配合的问题,经常会听到的一个问题,我推不动其它部门?这个问题到底有谁来决策?流程不清晰,问题进展比较慢。所以这里有参考的一个解决类似问题的决策流程或者叫决策模型,或许对这类问题有些许帮助。

RAPID是什么

贝恩(Bain & Company)的顾问马西娅(Marcia Blenko)和保罗罗杰斯(Paul Rogers)在“谁是决策者?”的文章中,提出了“RAPID”决策模型:要想决策快(“RAPID” 的英文意思),在决策过程中需要明晰5种决策角色。到底是哪5种?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下 “RAPID”决策模型中的关键角色,首先介绍下这几个字母的意义,如下:

  • R:Recommend(建议者):问题是由谁来负责提出建议和发起,建议者在决策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80%的工作,负责搜集和分析资讯,并提议一个行动方案。建议者是决策过程中的枢纽,他协调其他各角色来保证决策者做出尽可能清晰、明确、及时的选择。当然,还要争取决策者的支持。 要获得成功,公司需要为每个决策指定合适的建议者,并确保建议者都是为了最后的成功决策而竭尽全力。
  • A:Approve或者Agree(批准者):在这项计划实施前,需要获得哪些人的同意或者授权。与意见提供者不同,批准者的意见不容忽视。所有提议都必需要获得批准才可以继续进行。例如:品牌经理需要确认某个既定的决策不会损害整个品牌。如果批准者表示反对,那提议就必须要修改,批准者应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来帮助创造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或者将问题提交给决策者。如果有太多批准者会导致僵局,因为每个人都能反对,但没有一个人能拍板通过。因此,批准者通常都只是一两个人而已。批准提议应是制定提议过程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应该发生在决策之前而非之后。
  • P:Performer(执行者):这个决策最终是由谁来执行。一旦做出关键决策后,执行者将负责执行决策。高绩效的公司常常在整个决策过程的前期就已经确定了执行者,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果在初始阶段未能明确执行者,公司就需要在决策完成后及时指派,以确保决策能立即过渡到执行阶段。
  • I:Input(意见提供者):对于实施决策的行动,将由谁来贡献意见。意见提供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建议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观点,帮助建议者评估决策时需要做出的各种权衡。另外,他们还需要协助建议者深入考虑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如风险和执行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要记住,“意见提供者”一角提供的仅仅是意见。建议者应考虑每一个意见,但并不需要全部反映在最终的提议中。
  • D:Decision maker(决策者):谁负责做出最后的决策并推动组织致力于战略的实施。只有一个人可以成为决策者,也就是委派D的角色。决策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判断能力,分析所有的建议,并以公司的最大利益做出高质量的决策。另外,决策者要为最终的决定负责,而且他有权力解决在决策过程中的任何僵局,并交付组织执行。
注意事项

常用的四种决策风格类型(管理沟通之RAPID决策模型)(2)

决策过程中有三处最容易出错。如果决策过程变得缓慢,通常就是这3处出了问题。首先是没有明确谁拥有决策权,如果不止一人认为自己该对某项决策负责,那么这个决策就会陷入激烈的争夺中。如果没有人认为自己该对某项决策负责,公司就会遭受损失。第二,如果太多的人拥有否决权,会让提建议的人很难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通常说明决策权应该进一步下放。最后,如果贡献意见的人太多,则意味着其中有些人并没有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