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里的无常观(观易吟道理不在外)

文‬|挹洗俏月

哲学里的无常观(观易吟道理不在外)(1)

原文:一物具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作者:邵雍,宇尧夫,河南人。嘉祐中诏求遺逸,授将作监簿,复举逸士,补颍川团练推官,不赴。名其居日“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元祐中,赐谥康节,有《击壤集》。

译文:一物原本就具有外在的表象,这个具体的表象背后还有一个微缩世界。在知道万事万物的本性我都具备后,才能把天、地、人三才于人心中扎根。天地由太极衍生而来,天与人哪会持有不同的道理,任何道理都不会让学习它的人失望,只在每个人的本心本性是否完备是否在心上用功。

作者在哲学方面的造诣颇深,这首诗的延伸阅读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所以理解起来也需要下些功夫。其实每天我们都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坚持完成它,就如同作者诗中所说,道理每个人都能理解,但是为何具体到个人身上会有千差万别呢?莫要小看每天的专注时间,积少成多,终有一天我们能用这些每天的确定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我是挹洗俏月,这是今天的阅读分享,祝您周末愉快......

【本文释义】

万物皆备于我:汉语词汇,拼音是wàn wù jiē bèi yú wǒ。于:表示被动。万事万物的本性都为我所具备。指万物本性都与我所通。出于《孟子·尽心上》。

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理的配置组合,反映综合内在运势。

心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īn shàng,指心里,心中。引证解释:指心里,心中。宋 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词: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经纶:[jīng lún]整理蚕丝。比喻筹划、处理国家大事。也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天人:1. 指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人。2. 天和人。3. 指仙人;神人。4. 特指天子。

焉有:哪有;怎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