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

掐指一算,今年是汕头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一个年头,我们90后也迈入了“叔叔阿姨”的阶段。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汕头进行着日新月异的蜕变,一些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回忆的事物、地方都在逐渐被新兴事物代替。我们感慨万千,既怀念也欣喜。(高能预警!一波回忆杀即将到袭~)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1)

三轮车,汕头曾经的“街头霸主”

以前,网约车还未盛行,出租车起步价也不平民,三轮车就是汕头的“街头霸主”。一个晒得黝黑的师傅,一辆白色车身、有绿色遮阳罩的车子,就能载着四五个人穿梭在汕头的街头巷尾。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2)

<当时的三轮车,图片来源网络>

那个时候,站在街边,翘首以待地等着三轮车出现,只要远远地看见,立马招手,还要边喊着“三轮,三轮!”生怕被一起等车的其他人抢先了。这时,只要师傅看见你挥舞的小手,骑着他的“南瓜车”,“百米做三秒”向你飞奔而来。

后来,三轮车装上了电动马达,终于可以和摩托车赛跑了。以前跑一趟的时间,现在可以跑三趟了。电动三轮车机动性能变强的同时,也增加了它的危险性,速度又快,横冲直撞,“街头霸主”成为整治的目标。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3)

<当时马路上的三轮车,图片来源网络>

2007年,《汕头经济特区人力三轮车营运管理规定》出台,有关部门期望通过条约约束非法三轮车以及三轮车在街头横冲直撞的现象。

2011年,三轮车正式退出汕头。这一年6月1日起,汕头禁止三轮车上路。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4)

<现在的马路上已经没有三轮车的身影 摄于汕头三身人>

或许三轮车只是不适合当时的汕头发展而被取缔,其实还有很多城市有着“三轮车事业”,像北京胡同巷子有黄包车,潮州牌坊街还是可见载着游客的三轮车。如果可以,还是希望三轮车在汕头有“复活”的机会。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5)

<潮州的三轮车,图片来源网络>

三轮车就此消失在汕头人民的生活里,现在人们的生活里有了共享单车与网约车。那个时候没有人想过三轮车会离开,但它真的随着城市发展被自然更替了。

逐渐没落消失的“贵族”, 南国商城

南国商城的前身,其实是龙湖乐园,是汕头改革开放后首个综合性游乐园。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6)

<龙湖乐园,图片来源网络>

大多数90后对龙湖乐园的记忆有些模糊,因为在90年代末的时候,龙湖乐园重建为南国商城,成为当时粤东最大的购物中心。

2000年,南国商城建成从此汕头90后“奴仔”的童年里就有了它的身影。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7)

<南国商城,图片来源网络>

在南国商城可以呆上一整天,唱k吃饭看电影逛街一条龙。那个时候,KTV周末的价格很优惠,这边包厢阿姨在唱着《青藏高原》,那边包厢里年轻人在唱着《听妈妈的话》,早上在k房锻炼完肺活量,就到楼下麦当劳肯德基吃个儿童套餐。下午看个电影,晚上再到沃尔玛买买零食。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8)

<即将被拆除的南国商城,摄于2016年>

后来,五楼的美食广场店铺逐渐关闭,二三楼店铺也渐渐消失,剩下一楼的商铺还在大清仓。再后来,麦当劳肯德基也已关闭,落了满满一层灰的麦当劳叔叔还是一样招着手欢迎,可是已经没有人会再来了。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9)

<南国商城麦当劳门口的麦当劳叔叔,摄于2016年>

汕头人民见证着南国商城从登上舞台,到落下帷幕,曾经的辉煌时刻,历历在目。

◆ 2008年,我们在这里一起迎接奥运火炬;

◆ 2011年,鼎福美食广场开业,粤东首家面积最大的一帆影城陆续入住,南国商城五楼六楼逐步充盈;

◆ 2012年,华润置地到汕头考察,计划拆除南国商城,在汕头建设高端商务综合体;

◆ 2014年,华润置地以15.7亿元拿下南国商城该地块,确定入驻汕头。

◆ 2014年-2016年,南国商城店铺开始搬离,麦当劳、肯德基、音乐在线KTV等相继撤场,南国商城停止营业;

◆ 2017年,南国商城被拆,与汕头人民正式说再见。

汕头现在有多个综合体崛起,但南国商城是一代人记忆中不可取代的存在。南国商城陪伴着90后从“奴仔”成长为“后生仔”,它既是缤纷多彩的向往童年,也有青春萌动的回忆。

金樟立交桥下,汕头繁华一时的商圈

别的城市,立交桥是这样子的。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10)

<图片来源网络>

汕头的金樟立交桥,是这样子的。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11)

<图片来源网络>

金樟立交桥是汕头中心城区第一座陆路立交桥,位于金砂路与汕樟路的交叉口处。在1990年竣工通车,当时建设工期仅用10个月。

在当时,立交桥上设立红绿灯在国内是极其少见,这个做法使得原本建立立交桥疏通交通的意义大打折扣。因此在汕头民间有个说法(遭受吐槽),金樟立交桥是汕头版“土耳其”(土而奇),不仅设计老土,而且还在立交桥上设红路灯。

在立交桥建成之后,市政府为盘活公共资源,利用桥下空间开辟商铺,解决了90年代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也在此形成一个小商圈,繁华一时。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12)

<金樟立交桥桥下,图片来源网络>

以前,金樟立交桥下好像一个无人不晓的百货商场,这里汇集了超百家大大小小的商铺,包括日用品、毛线针织物等,物美价廉,还有各种水果摊,可谓应有尽有。

夏天的时候,立交桥下会有很多卖水果的摊子。三轮车上载满了大西瓜,可以买一半,也可以买四分之一,称完之后,还可以让店家帮你切好,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是夏天解暑解渴的必备啊。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13)

<金樟立交桥桥下,图片来源网络>

秋天时,妈妈奶奶们就会到桥下挑选毛线准备打新的毛衣。她们搓搓毛线团,又再用手称称,估摸下毛线团的数量,和商家拉锯下价格,最后心满意足地买下。

现在随着发展,商圈逐步向东区发展,也因为桥下聚集过多的摊贩,安全隐患较大被整顿,在金樟立交桥下汇聚成的商圈就此逐渐消退。

旧事物退场,新事物登台

90后记忆里的有些事物随着发展而消失,有些则跟上发展不断蜕变,也有不少新事物由此诞生。

小时候能在人民广场看音乐喷泉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汕头人民广场喷泉建成1999年,2009年因设备老化,只能每周开放两次;那时候还小,个子也小,看不到的孩子们就有机会坐在爸爸的肩膀上,一睹音乐喷泉的精彩。

<人民广场音乐喷泉,图片来源网络>

2013年因台风影响海水淹浸,音乐喷泉设备受损停止使用;90后们也“沉迷学业”,很少再与家人去广场散步。

经过更换管道和水泵,2017年音乐喷泉重新开放!当年的小孩子,也都已成长为青壮年了,不再是那个需要做在“巨人肩膀上”的小朋友了。

现在成为网红打卡点的小公园,曾经也是汕头的中心。“百载商埠”的年代,有谁不知道百货大楼?

作为汕头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小公园的改造计划执行过程虽有些坎坷,但现在基本上也已经看到完美呈现的成果了。

<以前的小公园亭,图片来源网络>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交通大提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2013年12月28日,潮汕站正式开通运营;

2015年12月底,揭博高速正式开通,从此广州到汕头只需要4个小时;

.......

2018年12月31日,汕头人最期待的汕头高铁站正式开通;

汕头还有海底隧道、牛田洋快速通道等正在加快建设脚步,为汕头的发展加持!

这几年,90后这代人逐渐学会道别,随着陪伴成长的事物逐步消退,他们也在接受着新事物的到来。

也正因为不断有新事物的衍生,城市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城市记忆汕头(汕头往事一个90后)(14)

以前的汕头没有那么多商品房,房价也没这么高,大多数人住的是宿舍合建房;人均工资从两三百块,到现在的人均三四千元,90后一代也从“学生仔”成长为“上班族”了。

以前的汕头,街边有小摊,人民广场有夜茶档,小孩子放学后就和“厝边头尾”的朋友一起在家楼下玩游戏,简单快乐。现在的汕头,变得规范有秩序,丰富精彩。

汕头的变化,每个汕头人都看在眼里;城市在蜕变,城市在发展,情怀一直不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