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今年楼市必回暖甚至缺房(称工资低是能力不够专家)
实话实说,尽管1月份房地产市场数据依然不太好看,但不同城市还是继续分化的,已经有局部显现积极信号,当前市场表现低迷并不意味着复苏无望。从政策角度看,国家对楼市的扶持态度已经明晰,且显效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核心的一二线城市,2023年,国家利好政策将重点在需求端发力,修复市场信心,带动处于观望状态的购房者入市,随着经济的回暖,楼市也会局部复苏。
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重回扩张区间,体现了经济稳步回升,多项指标显示,经济恢复基础强化,经济恢复联动性较好,持续恢复前景可期。
春节后,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基建投资活动也逐步加快释放,消费也将大概率回归常态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将持续显现。
经济恢复房地产能恢复吗?我只能说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对房地产不是坏事。大环境的改善,对老百姓的影响是直接的,自然也会影响到消费的支出,房地产也会占到其中的很大一部分。
其实,我们不用指望房地产大涨,只要不拖经济后腿其实就已经是非常好了。
经济日报在《政策暖流推动楼市复苏》中表示,当前诸多政策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同时,积极发挥了房地产的民生属性,尤其是很好满足了刚性需求,这将有利于市场信心恢复,推动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不少机构数据也表明了房地产市场有起色的迹象,1月份楼市数据均显示二手房先于新房回暖,1月上旬50座城市日均带看量较12月增加了22%,北京、石家庄、廊坊、天津等多地增幅达到了40%以上;日均成交量较2022年12月份增加了39%。此外,重庆、西安、武汉等多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均出现了回暖。
二手房是市场的晴雨表,二手房一旦活跃起来,对于新盘带动的作用会很明显。在此,我们一方面要客观看待房地产市场向好的迹象,另一方面也要明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不会改变,即使经济回暖,也不可能是瞬间的,将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毕竟房地产还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我们不能把近两年的市场不好都归结为客观因素,这是房地产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表现,依然达不到太过乐观的状态。
但也有一些专家似乎比较乐观,给出的判断也是引发了争议。
“专家称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够”的话题上了热搜,引发热议。近日,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一些年轻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费。
邓海清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很不像话,没有钱就说父母给太少,或觉得老板给的工资太低。其实很少有年轻人去反思,可能是因为自己专业素质、能力水平不够,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资。“对很多年轻人来讲,其实你干的这点活,可能在泰国或者在越南,人家只要你一半的工资就能干和你一样的活。”
可以说此言一出立马引发了争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说,有一点道理但不多。客观地说,这些年人饱和了,我不能说人才饱和,扩招后更是如此,存在的普遍问题显而易见,人才泡泡不亚于房地产。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是不争的事实,一定程度上,邓海清的话有一定道理,的确值得反思。但更应该反思的绝对不是这些年轻人。
你敢抱怨收入太低专家就说你收入低是你能力不足,你敢说房价太高专家就说是因为你收入太低。似乎年轻人干啥都是错的?居然邓海清拿国人和外国比较,你咋不跟发达国家比呢?我们也曾走过那个阶段,难道让我们也回到过去?我承认,那些国家或许同样的工作比我们收入低,但这不是我们国家的追求。否则,我们白发展了,你问问国家同意吗?
对于邓海清的言论,我认为大多数都属于哗众取宠,明知说话不严谨还偏要冲热搜,这或许就是他想要的。
在这次采访中,他还表示,兔年楼市必将回暖,部分城市可能出现“缺房”现象,“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肯定是毫无疑问的,也会成为中国的经济稳增长的主角。由于居民的收入恢复得比较快,可能会出现局部城市,或者局部地区房源短缺的现象,甚至价格报复性上涨的可能性。”
前不久,邓海清就表示过,2023年被压抑的房地产需求会得到恢复,作为消费品的房地产将出现上涨,甚至是报复性反弹。
购房需求确实不小,很多被压制的需求可能会随着政策好转而释放出来,毋庸置疑,无论市场多坏,有钱人依然很多,但必须清楚,制约老百姓购房的因素短期内很难改变,所以很难出现报复性消费和购房,有心无力是最真实的状态。
我想问,邓海清必将回暖的信心在哪里?居民收入恢复比较快的事实又来自哪里?
所以,2023年针对需求端的利好政策依然任重而道远,单靠用房价上涨或市场反弹给他们制造恐慌的气氛,是很难直接激发他们买房的动能的。不管会不会报复性反弹,我们必须防着一定会有人利用这个来扰乱市场秩序。
此前,北师大教授表示,“房价高吗?不高!主要是你的收入太低了。”言外之意就是,你买不起房不要怪房价高,那是你自己不行,怪你自己收入太低。同样,经济学家马光远也说:“觉得房价高,先反思是不是自己收入出了问题!”
看来,年轻人真的需要“反思”了,专家都这么说,啥问题都怪到年轻人头上,他们会说,你看人家收入就高,人家就买得起房。专家真是专家,他们是站在少数专家服务群体角度,而不是普通大众角度。
所以,专家的意思是,未来将缺房还不趁早去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