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

关注古往今来,女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并践行各种永葆青春的“秘籍”。常言道:“不保养是样子老,保养则是老样子”,同样的年龄的女性,注重保养脾胃的女人看上去年轻很多。中国女人一生最担心的便是衰老,衰老不可避免,但能够延缓。如果你过早出现面色萎黄,皮肤松弛,眼袋增大,眼圈发黑,头发脱落,皱纹增多,精力下降等,说明你已出现了提前衰老的征象,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脾胃开始虚弱了。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机体必须依赖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从饮食物中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和精微以供机体的生命运动,保证气血的生成和功能的发挥,调节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和机体机能的盛衰,从而影响人体衰老的进程。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2)

对号入座,衰老你有吗?

越来越胖或越来越瘦,面色萎黄,皮肤松弛,眼袋增大,眼睑下垂,皱纹增多,眼圈发黑,色素沉着,视物模糊,月经量少,头发脱落,须发早白,容易疲倦,腰膝痠软,记忆力减退,精力下降,鼻梁下陷,牙龈萎缩,情绪不稳,性欲减退,失眠多梦,焦虑烦躁······

女人为什么会“脾虚”?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3)

先天脾胃虚弱,后天失于调养;

饮食不节;睡眠不足;饥饱失常;

劳倦过度;忧思多虑;房劳多产;

年老体衰;大病久病;起居失常······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4)

“脾虚”为什么容易衰老?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5)

1、中医认为,脾主肌肉,主运化。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化源充足,则肌肉丰盈,富有弹性,筋骨强壮,青春焕发;脾虚失运,一方面可导致营养吸收发生障碍,肌肉萎缩,失去光泽,另一方面,水湿停滞,酿成痰湿,变成膏脂,蓄于肌肤,日积月累,肌肤松弛,肥胖乏力。《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病······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2、衰老的主要原因是气血失衡,气血者乃人体生命之根本原动力,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旺,气血充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上注于头面,皮颜滋润,容光焕发;反之,气血亏虚,皮肤失养,则枯槁无泽。《养生四要》云:“善养生者,必先养气,能养气者,可以长生。”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6)

益气健脾的常用食物

♫薏仁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7)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用】健脾渗湿,益胃止泻,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适应症】脾虚泄泻,肢面浮肿,小便不利,淋浊白带,肥胖乏力,面部色斑。

♫大枣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8)

【性味】性温,味甘,归脾、胃经。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血安神,乌须黑发,缓急止痛。

【适应症】食少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多梦健忘,月经量少,行经腹痛,经闭不行,须发早白。

♫小米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9)

【性味】性平,味甘、咸。

【功用】健脾养胃,补血益气,养心安神。

【适应症】脾气虚弱,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肢倦乏力,反胃呕吐,大便泄泻,少寐多梦。

♫山药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0)

【性味】性平,味甘。

【功用】补脾养胃,生津涩精,美容养颜。

【适应症】食少便溏,虚劳乏力,带下清稀,面色晦暗。

♫莲子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1)

【性味】味甘、涩,性平。

【功用】补脾止泻,止带涩精,养心安神。

【适应症】神疲乏力,少寐多梦,带下量多,小便频数,早醒易惊。

♫香菇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2)

【性味】性平,味甘。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适应症】病后体虚,面色无华,食欲减退,体倦乏力,皮肤松弛,大便秘结。

扁豆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3)

【性味】性微温,味甘。

【功用】健脾养胃,祛暑除湿。

【适应症】脾胃虚弱,暑湿吐泻,脘腹胀痛,赤白带下,大便泄泻。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4)

益气补脾的中成药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5)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6)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7)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8)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19)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20)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21)

作者简介

女人脾胃虚弱老的快(脾虚气血少女人样子老)(22)

秦竹: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国家全民健康素养巡讲专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带头人,首届“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云南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云南省先进教育科研工作者, 云南省高校“秦竹名师工作室”,云南省科普创作特别贡献奖,云南省首届教育功勋奖获得者。现任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中医药文化宣教中心首席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健康教育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养生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7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