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钢铁之北京首钢(百年首钢与北京城市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首钢,这个百年老厂在2010年底停产以前,曾经是北京市钢铁产业的代名词,首钢钢铁产业辉煌时期曾经对北京市工业化发展和全国钢铁产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2010年底首钢最后一炉铁水的流出、高炉的熄火,首钢钢花四溅的时代成为了历史。
如今在我们见证和期待首钢不断走向复兴的时候,我们再次翻开北京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画卷,从建国以来北京城市几十年发展建设的历史中,撷取北京工业发展与转型中首钢相关的传奇历程,细致解读为了新中国的发展、为了建设一个更好的首都,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首钢老工业区如何不断跨越挑战、不断优化发展并实现重大转型,直至步入全新的首都建设篇章。
新中国成立前(1919-1948年)北京的钢铁工业起源于1919年官商合办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筹建的石景山炼铁厂。抗日战争爆发后,沦入日本帝国主义之手,改名为石景山制铁所,但直至1938年11月才炼出第一炉铁水。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将保田铸管厂与石景山制铁所合并,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1938年至新中国建立前,生产生铁3.6万吨,有职工3400人左右,产值626万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市遵照中央指示,努力恢复与发展生产,贯彻执行“把北京由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的方针,首先依靠工人群众接管了石景山钢铁厂等多家官僚资本企业,建立了第一批全民所有制国营工业企业,从此北京的工业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1953年,市委成立规划小组,提出了《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规划草案规定,首都建设的总方针是“为生产服务,为中央服务,归根到底是为劳动人民服务”。在已有工业用地基础上布置了6个工业区。
其中,石景山衙门口工业区就是在石景山钢铁厂基础上,向南向东发展为冶金及重型工业区。这个地区地处永定河冲积扇,地势平坦,地质坚固,地下水位在10米左右,并有丰沙线及京汉线运输原料及燃料。规划拟开运河,可水陆联运,规划工业区用地面积25.5平方公里。
规划草案上报后,国家计委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不赞成北京市提出的建设“强大的工业基地”的设想。为此中共北京市委对规划草案进行了局部修改,并在1954年提出《北京市第一期城市建设计划要点》上报中央,对国家计委的意见作了说明。市委认为“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学艺术中心,同时还应当是也必须是一个大工业城市,如果在北京不建设大工业,而只建设中央机关和高等学校,则我们的首都只能是一个消费水平极高的消费城市,缺乏雄厚的现代化产业工人的群众基础,显然这和首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并再次明确提出,“我们在进行首都的规划时,首先就是从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大工业城市的前提出发的”。故在1954年规划方案中,工业区规划用地又增加了8.3平方公里,主要增加在石景山衙门口地区。
北京市区总图1954年修正稿
1955年8月,石景山钢铁厂一焦炉工作场面(图片来源:新华社,1998年5月翻拍于北京)
1957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编制完成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与1953年、1954年方案基本一致,提出市区工业规划总用地为51.7平方公里,主要是压缩了酒仙桥工业区、石景山工业区的用地,适当调整了其他几个工业区。
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1958年)
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1958-1966年)1958年,在“以钢为纲”的方针指导下,率先对石景山钢铁公司(1958年,原石景山钢铁厂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公司,简称“石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新上项目有三号高炉、三号焦炉和烧结厂,在石钢东侧又新建了北京特殊钢厂,在广外新都暖气材料厂的旧址兴建了北京钢厂。同年还新建了宣武钢厂,在石钢南侧新建了耐火材料厂。至此,北京成为一个集炼钢、炼铁、开坯、轧钢于一体的钢铁基地之一,结束了石钢有铁无钢的历史。
1958年9月建成了3吨侧吹小转炉,结束了石钢有铁无钢的历史(图片来源:首钢新闻中心)
1959年,市区虽没有再大量安排新项目,但是工业扩建项目一直延续不断。石钢继续建设电焊钢管厂和小型钢材厂,还新建了氧气吹炼的大转炉和大型轨梁厂。同时,北京钢厂和北京特殊钢厂也兴建了转炉车间,职工发展到5.3万多人。
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城市建设面临低潮。1961年,北京市政府要求市规划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在完成的《北京城市建设总结草稿》中重点调查研究、总结了近郊区的工业建设问题,其中关于石景山钢铁厂的问题指出:石钢厂的排渣和高井发电厂的排灰与永定河排洪的矛盾;石钢厂工业含酚废水年排放量18.2万吨,对城市上游水源的污染日益扩大;同时,石钢厂还在不停地扩建,用地不断增加,直接影响京原公路与京原铁路的关系。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暂停执行,北京的工业建设处于无序发展状态。1966年至1970年,首钢(1966年,原石景山钢铁公司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850开坯机上马。1967年,首钢初轧厂建成,它已成为采矿、冶炼和开坯比较配套的联合企业。
1973年,城市规划部门根据中央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会议精神,重新修订了总体规划方案,并草拟了《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报北京市委。报告针对当前工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原则意见:新建工厂安排到远郊区,市区范围内不能安排占地大、用水多和有“三废”危害的工业企业。市区已有的工厂,生产规模扩大主要靠挖潜和技术改造。在市区的工业企业一般不增加职工和用地;把已产生“三废”危害的工厂,且难以治理的工厂和易燃易爆、有严重噪音或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震动大而又无隔音设备的工厂,有计划地调整改造、转产或外迁。
北京市区总体规划图(1973年)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1977-1999年)1982年,北京市向中央上报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这次总体规划在城市性质上突出了北京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并强调“工业建设规模,要严加控制”,“北京不再发展重工业”。
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北京城乡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要求。工业规模要严加控制,工业发展主要依靠技术改造。今后不再发展重工业,应着重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迅速发展食品、电子、轻工等适合首都特点的工业。
为落实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和中央的批复,北京的工业进行了全方位调整,不再走盲目追求工业产值和大规模高速度建设的老路,着重提高经济效益。经过长期多方面的努力,北京的工业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工业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北京市区工业部门占地多、耗水多、耗能高、“三废”排放量大的行业仍占有较高比例。全市总耗能及万元产值耗能最高的是首钢和化工总公司、建材总公司所辖的企业。
北京市总规划方案(1982年)
上世纪80年代初,职工们讨论炼钢技术问题(图片来源:中工网)
建于1988年的陶楼是首钢召开会议的重要场所(图片来源:首钢新闻中心)
199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基本目标中提出,北京要“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第三产业发达,经济结构合理的高效益、高素质的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1993年10月,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作了正式批复,同时对北京经济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了指示,要求“突出首都特点,发挥首都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重申“北京不要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不能再发展那些耗能多、用水多、占地多、运输量大、污染扰民的工业”,“市区现有此类企业不得就地扩建,要加速环境整治和用地调整”,“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
改革开放以后,首钢的钢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随着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制定的新的发展目标,首钢大规模采用自动化、节能和环保等新技术,扩大炼钢和型材的生产能力,1994年钢产量达到824万吨,列当年全国第一位。1992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特批,原首都钢铁公司更名为首钢总公司。之后,首钢逐步发展成为以钢铁生产为主,包括电子机电业、建筑业、服务业、矿产资源业等非钢产业的集团化公司。1996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冶金部研究,正式批准组建首钢集团。
北京市总规划方案(1992年)
21世纪初(2001-2010年)进入21世纪后,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同年12月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北京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发生很大变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关于中心城城市布局提出中心城的建设应从外延扩展转向调整优化,实施“六个调整”和“六个优化”,其中,“六个调整”中指出,调整工业用地比例,搬迁改造传统工业;“六个优化”中指出优化城市职能中心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之中心城用地规划图
随着199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北京城市新的发展目标,首钢在环境治理、环保和循环利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和资金,重工业生产与城市发展限制条件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首钢钢铁业的发展进程。2004年,首钢在北京地区的工业生产利润实现了14.77亿元,占北京市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大降低,生产规模位居全国三四位。
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首钢总公司实施压产、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情况汇报》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为了适应北京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结构转型,首钢逐步关停钢铁生产线并全部外迁。首钢搬迁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项重大工程,对于首钢搬迁后原址利用问题,2005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要求及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由市规划部门编制完成了《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初步研究》,该项规划研究全面梳理了首钢地区现状空间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明确了用地功能定位,提出了意向性方案和原则性要求,为后续规划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6年,根据市政府《关于研究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初步意见的会议纪要》精神和2006年3月17日首钢搬迁协调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的工作部署,市规划部门开展《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按照首钢地区改造更新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保障地区改造更新取得综合效益、因地制宜创新规划技术手段、制定实施策略引导地区改造的良性发展的思路进行深化,补充了工业资源调查、国内外老工业区改造案例、产业发展定位深化研究、土地利用可能性方案、地区污染情况调查和永定河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内容,提出首钢及其协作发展区作为城市西部重要节点和有潜力升级改造的地区,发挥缓解中心城功能集聚状态、完善城市未来职能的作用,成为指导地区改造的纲领性规划。
2010年12月16日10时至12月21日18时,历经128小时,首钢主厂区内炼铁厂、焦化厂、第二炼钢厂等10个单位安全完成了停产工作,随着18日三号高炉产生了最后一炉铁水,19日最后一炉钢从二炼钢厂1号转炉炼出,标志着首钢主厂区正式停产,迈进了转型发展的新历程。
2010年12月,首钢最后一炉钢冶炼(图片来源:工人日报)
本文作者:
鞠鹏艳,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所副所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工程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