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2)

▲粽子、南湖菱和文虎酱鸭。 绘图/缪梦阳

-风物君语-

这里的美食叫 “嘉肴”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3)

端午将至,又到了吃粽子的时节。江南名城嘉兴,以出产美味粽子著称。久而久之,提到嘉兴的吃,全国人民第一印象就是粽子

不过,当你深入嘉兴的街巷,才会跟这里相见恨晚。因为,这里的“嘉肴”会让你眼花缭乱得“乐不思老家”。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4)

嘉兴市与周边区位关系。制图/Paprika

嘉兴方言中,“吃”可以形容任何事

嘉肴?写错了吧?并没有!我们嘉兴人就喜欢这么写。嘉兴的美食,简称不就是“嘉肴”么?嘉兴市曾举办美食推介活动,就叫“嘉肴百碗”。其实,嘉兴之“嘉肴”,数量岂止百碗!

嘉兴人的嘴有多会吃,看这里的方言就行了。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5)

一年一度的嘉兴莲泗荡“网船会”。摄影/李群力

在嘉兴方言里,吃是个万能的百搭词,只要是通过嘴巴到肚里的,都会一言以蔽之曰——吃。喝茶,嘉兴人叫“吃茶”;抽烟,嘉兴人叫“吃烟”。不通过嘴巴,到不老了肚里的,还是用“吃”——如吃酸、吃瘪、吃硬,吃苦头、吃生活、吃家生(挨打)、吃排头(被斥责),这叫冷热酸甜,软硬都吃。腔调叫“吃相”,走红叫“吃香”,神气活现叫“吃价”,上当中招叫“吃药”,认输、认账叫“吃进”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6)

包粽子,凝结了多少嘉兴人的乡愁。 供图/嘉兴市摄影家协会

嘉兴人甚至还会“吃人”,一个小姑娘会一脸幽怨地说:“我勿要忒吃伊噢。”不要吃惊,她不是要把人油炸、白煮、清炖了,她说“吃人”是在表达:她爱他爱得无法自拔了!

老实的嘉兴人,闷声吃大菜

嘉兴人性格木讷老实,鲁迅先生说王国维“老实得像火腿”。但是,在吃方面,嘉兴人一点也不木讷,每个季节都能找到一个传神的主题词。

春天 | 讲的是一个“鲜”

杏花烟雨,绿肥红瘦的春天,嘉兴人的吃,讲的是一个“鲜”字。

吃一口腌笃鲜,用嘉兴老话讲,可以“鲜得眉毛也要掉下来”。咸肉的鲜是悠远的,五花肉的鲜是明媚的,春笋的鲜——三种鲜味缠绵浸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是赵孟頫和管夫人的情诗那样“你侬我侬,忒煞情多”,交织出一个草长莺飞的江南。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7)

腌笃鲜,太湖平原地区的共同语言。 图/视觉中国

对嘉兴人来说,春天的记忆中不能没有野菜。当年的野菜马兰头、荠菜,是在小桥流水畔、竹篱茅舍旁,今天已经移居大棚里。不过,嘉兴人还是习惯叫它们野菜。毕竟,做出来,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8)

在江南挖野菜

马兰头或是荠菜,焯一焯,晾一晾,切得细细碎碎,然后或凉拌、或清炒,或汆汤,一场与春天的约会就是这么简单。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9)

餐座上的野菜

夏天 | 吃的是一个“爽”

黄梅时节,青草池塘,嘉兴人夏天的吃,讲的是一个“爽”字。

麦芽塌饼,也叫立夏塌饼,是初夏的标志性美食。麦芽塌饼,米粉中掺了点麦芽粉,糯而不粘。饱满,沉甸甸,细腻里略有点涩滞。用余光中的诗来说:“怀着外遇的心情,我一口,向最肥沃处咬下”。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0)

麦芽塌饼,老嘉兴人立夏必吃。摄影/成杰

当年讲究的老嘉兴,夏天要吃“三鲜”“三白”,现在简化成了枇杷、豌豆和河虾,追求的,也还是一个清爽。女孩子,这豌豆是一定要吃的。豌豆荚形如眉目,立夏日吃豌豆,据说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真不真不用管,吃的是那一种心情。

秋天 | 要的是一个“香”

八月桂花香的秋天,嘉兴的吃,要的是一个“香”字。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中是这样说秋天的:“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嘉兴人秋天的吃,就吃这“蟹正肥,桂花皎洁”

嘉兴人吃蟹,要吃“九雌十雄”——农历九月吃雌蟹,十月吃雄蟹。嘉兴本地有一种“汾湖蟹”,说是汾湖水激,蟹须一螯抓地方能站稳,这样的蟹自是膏肥肉香,鲜美可口。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1)

嘉兴人定义的“好”。 绘图/缪梦阳

桂花炒年糕,嘉兴人的一种经典小吃,那真是又甜又香又糯。桂花炒年糕与香椿炒鸡蛋,那是最能体现嘉兴人的风格,桂花、香椿多雅,鸡蛋、年糕多俗,就是把它们炒在一起,雅得俗、俗得雅,雅俗共赏、皆大欢喜。

冬天 | 取的是一个“暖”

冬天,嘉兴人的吃,讲的是一个“暖”字。

说到吃羊,多数人还是想到北方人的大口吃肉。湿润的南方,嘉兴人对羊的馋,不亚于内蒙古大草原。南方太湖流域湿冷入骨,吃上热腾的羊肉,不仅暖胃,还能暖心。嘉兴有谚:“冬天吃了羊,少穿棉衣裳。”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2)

冬天一到嘉兴,热腾腾的羊肉就来了。摄影/dreamstime,图/图虫·创意

冬天不吃上几回当地养的湖羊,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嘉兴人。乌镇拆骨羊肉一定要吃这一岁的“花窠羊”新塍的蒸缸羊肉带皮吃更具糯感与咬劲、澉浦羊肉前腿最佳。嘉兴甚至更有个地方就叫“羔羊”,那里的小羊肉,又嫩又滑。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3)

嘉兴本帮菜——红烧羊肉,供图/嘉兴市文化和旅游局

要是觉得常吃羊肉太奢侈,那就来碗羊肉面吧,“酥羊大面”最好。羊肉被剁成二三两的一块块,用稻草五花大绑,用酱油、白糖、黄酒浸淫既久,加甘蔗梢、冰糖、红枣、茴香、桂皮,在瓦缸中焖煮到熟极而烂。

面条与羊肉分别用一大一小两个蓝边碗盛开,这叫“过桥羊肉面”。要是喜欢嗒点小酒,那就来上二两五加皮或是“善酿”,再叫上三五知己,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红泥小火炉,酥羊大碗面,窗外雪花飘,头上细汗冒,呀,人生了无遗憾矣。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4)

嘉兴馆子里的羊肉面。 图/视觉中国

粽子走遍天下,船菜秘藏故土

周作人在《再谈南北的点心》中说:“北方可以称为‘官礼茶食’,南方则是‘嘉湖细点’……”你看,嘉兴点心被当做为南方点心代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驰名天下的粽子。

如今,嘉兴粽子可以通过真空包装飞往全国,甚至全球,但总有一些美食,得到当地才能吃个过瘾。走向全国的嘉兴粽子,都是真空包装。但最地道的嘉兴粽是竹篓盛放的新鲜粽,只有在当地街头才能买到。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5)

竹篓粽,人神共享。 摄影/徐建荣

嘉兴有一种粽子,外地人绝对没吃过,那就是灰汤粽。把稻草烧成的灰用开水冲开,就是灰汤,糯米粽在其中浸泡几个小时,再煮熟吃,颜色略带透明的灰白,吃起来特别有嚼劲儿。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6)

外地人吃不到的“灰汤粽”。 绘图/缪梦阳

粽子是嘉兴在外的名片,那南湖船菜就是嘉兴人本地的私房菜了。嘉兴是江南水乡,家家枕水而居,船就是嘉兴人的第二个家。家里的私房菜,吃来吃去,就吃出了品牌,名唤“南湖船菜”

船菜的原料全是嘉兴本地的土产,如野菜竹笋、野生鱼虾,土鸡野鸭之类。在船上烹调,在船上享用,一路美景一路美食,绝对是享受。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7)

中秋节,嘉兴渔民在船上祭水神刘王爷。摄影/张觉民

南湖船菜在民国年间就极有名,徐珂的《民国八年嘉兴南湖船宴菜单》有云:“价格昂贵、船寓大者,每席银洋12元或10元。”

风雅的南湖船菜号称有“二十四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咸菜冻雀、金缀碧玉、粉皮鲫鱼、块鸭馄饨、二锦馅煲、鲈鱼炖蛋、清炒鲜菱、虾腰双脍、西瓜仔鸡、蟹粉豆腐、鹅掌裙边、火踵炖鳖、金银双蹄——听这名目,就让人馋涎欲滴。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8)

嘉兴“船菜”报菜名。 绘图/缪梦阳

吃船菜,最好是在傍晚时分,租一条船,在南湖游荡。吃的是南湖船菜,喝的是嘉兴黄酒,吹的是湖上柔柔的晚风。此情此情,你会感叹:哥吃的不是菜,是整个江南!

吃船菜,少不了一样只有本地才有的食材——南湖菱。“南湖中又有一项名产,是绿色的没角菱,菱肉鲜甜嫩滑,清香爽脆,为天下之冠。”“天下之冠”,这是嘉兴人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对家乡名产南湖菱的评价。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19)

嘉兴市秀洲区的菱塘。摄影/夏松

菱,很多人喜欢叫“菱角”,但要是在嘉兴这么说,就有一点不妥,因为嘉兴的南湖菱没有角南湖菱,又叫作没角菱、馄饨菱、馄饨菱、元宝菱、团角菱、和尚菱,各种绰号其实说的都一个意思——这种菱角,没有角。奇怪的是,同样的菱,种到别的地方,角就又长出来了,这种事比“南橘北枳”还神奇。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20)

南湖菱 一口粽。 供图/嘉兴市文化和旅游局

南湖菱可以生吃,就当水果——名副其实,这是长在水里的果实。南湖菱也可以做菜。有个歇后语叫“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倘若翻译成嘉兴版,则是:“菱烧豆腐——一清二白。”菱清炒后加入豆腐煮熟,再撒上一小把葱花,又鲜又糯,白白嫩嫩,赏心悦目。

有种说法叫——嘉兴美食有三宝,粽子、酱鸭和菱角。嘉兴人听了说,哪呀哪呀,嘉兴的美食,哪止三宝

嘉兴十大好吃的地方(嘉兴这个江南小城)(21)

嘉兴古镇的酱鸭

不过,要说文虎酱鸭称一宝,嘉兴人也不会反对。这文虎酱鸭,色泽褐红、味道鲜美、油而不腻、酥而不烂,啥叫色香味俱全,摆上一个文虎酱鸭就全明白了。

嘉兴人喜欢吃文虎酱鸭,是有深层的文化心理的:文虎文虎,能文能武这不就是嘉兴人嘛。嘉兴人说了,我们像粽子一样裹得紧紧的,富有凝聚力;像南湖菱这样一团和气,不与人斗气;像文虎一样,坚韧持久。

- END -

文 | 杨自强

编辑 | 大羽

封图摄影 |

(本文绘图出自杨自强著《嘉兴有意思》一书)

本文版权所有——头条号:地道风物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