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菜锅烧肘子(临汝镇的酱香肘子)

“今朝卖谷得青钱,自出街头买彘肩。草火燎来香满屋,未容下箸已流涎。”

夜读陆游诗选,看到这首《醉中信笔作四绝句》,忽把馋虫勾出,然苍穹数星,万象隐匿,蜗居小城,虽能在风清月朗里读书,却无法觅到非常人味的妙品,唯有饥肠辘辘,笑叹无果腹之物。

彘肩,猪肘也。

豫菜锅烧肘子(临汝镇的酱香肘子)(1)

彘肩一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到了宋朝,猪肘仍称彘肩,放翁对此尤物情有独钟,知肉味美,乐此不疲,“大嚼犹能尽彘肩”。当然了,熟食比生啖舒服的多,斗酒彘肩,樊哙的豪气,不过是鸿门宴间的无奈。我是吃不了生肘子,也没有放翁草火燎来的雅兴,天生的惰懒,让我更习惯四处觅吃,在我看来,临汝镇的酱香肘子,不失为一道人间美味。

临汝镇是千年古镇,李白的《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回寄张九屯田司录》,让世人记住了这个“南临汝水兼郡名而为邑之称”的地方,因其居东汉设置的“洛阳八关 ”之一广成关不远,自古就是宛襄、荆楚地区进入京洛的重要通道。

商贾的云集,形成了临汝镇多元的文化,尤其是饮食,集中了豫菜“五味调和、置味适中”的精髓,享誉中原。民国时,临汝镇的“冯记酱肘”,曾得到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的夸奖。

豫菜锅烧肘子(临汝镇的酱香肘子)(2)

1943年,汤恩伯部队驻扎汝州,一日赴洛阳开会间隙,在临汝镇约见了伊阳和临汝、伊川三县的县长,商讨人力、军饷、物资调配。当时的临汝县长左宗濂在第五区保安司令平文正开设的祥云店,设宴招待了汤恩伯。席间上了一道酱肘,咸淡松烂,肥瘦相间,用刚出炉的热火烧一夹,肥的部分见热溶化,咬一口顺嘴流油,让汤恩伯大呼过瘾,临走还嘱咐部属带走一点,说可与北京的“天福号”酱肘子媲美。

其实临汝镇的“冯记酱肘”与北京的“天福号”酱肘子还是有区别的。单从颜色来看,“天福号”的酱肘子是酱紫色,而“冯记酱肘”则是琥珀色,至于配料包括制作,都有本质的不同。当然了,一地有一地的口味,味蕾在食客的舌尖,只有让他们品头论足。

豫菜锅烧肘子(临汝镇的酱香肘子)(3)

“冯记酱肘”创始人冯杞园是临汝镇西街人,早年在洛阳饭馆子后厨当伙计,跟大师傅学了酱制的手艺,咸丰四年正式开店,专卖酱肉。最早冯杞园不以酱肘为主,后来吃的人多了,酱肘成了主打的牌子,他就索性请了个秀才题了牌匾,店名就叫“冯记酱肘”,而像酱猪头肉、酱猪肚、酱猪肝之类的熟食,则成了陪衬。

酱和卤的烹调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很多人将两者并称为“酱卤”。其实不然,酱制所用的酱汁,过去必用豆酱、面酱等调制,一般为现制现用,不留陈汁。“冯记酱肘”呈琥珀色是用酱的问题,他们选用豆酱和面酱是洛阳南关贴廓巷庄家的甜酱,庄家从清代中期自河北高阳搬至洛阳后,靠酱菜发家,道光年间已是洛阳南关的富豪,他们家的酱色泽黄红,含有蔗糖的甜味和香油的香味,是豫西地区的知名品牌,用庄家的酱做出的酱肉,内外遍呈琥珀色,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享受。

豫菜锅烧肘子(临汝镇的酱香肘子)(4)

“冯记酱肘”选料严格,多用生长一年左右的豫西黑猪前腿,一个肘子有五六斤。肘子买回后洗净浸泡,反复换五六遍水,血水出尽后,再重新检查是否有绒毛,草火燎净之后浸泡备用,肘子在入锅酱制前,先丢入大锅淤出浮沫,然后转入配有八角、花椒、茴香、桂皮等十几味香料的老汤煮,煮制一个半时辰后,捞出上色,抹上豆酱和面酱调配酱汁,再转入另一口掺有老汤的锅中小火煮制,两个时辰后大火收汁,肘子通过酱汁在锅中的自然收稠后,表皮透着琥珀色,典雅古朴,滋味醇厚,香郁扑鼻。酱肘在店里卖时,放在锅里小火保温,食客吃时始终保持着温度,这样的酱肘,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加馍时再兑点酱汤,味道酥嫩,往往挑逗的食客欲罢不能。

豫菜锅烧肘子(临汝镇的酱香肘子)(5)

“冯记酱肘”经营到民国后兄弟分家,老二冯青山搬到了汝阳蔡店,老三冯占山搬到了当时的自由县现在的白沙镇,老大冯云山一直在临汝镇经营着老店。民国的时候,豫西土匪猖獗,临汝镇又是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不过豫西土匪有个特点,就是不打“窝边草”的主意,所以冯家的生意一直很好,冯占山和当时的第五区保安司令平文正是姑表远亲,平文正没有发迹之前赶脚儿卖煤,经常得到冯占山的接济,俩人是挺要好的朋友,后来平文正在临汝镇置办商铺,祥云店就挨着冯占山的老店。平文正家里供着个通山窑剧团,剧团扎在普照寺,1945年农历十月初十普照寺庙会,平文正邀请洛阳豫剧名旦马金凤当班的豫剧团为庙会助兴,散戏当天晚上平文正打发手下买了二十几个“冯记酱肘”,通山窑纱帽红脸范小五和红脸赵长法俩人打赌比吃酱肘夹馍,结果范小五一口气十个酱肘夹馍,撑得半夜睡不着觉,第二天登台还肚子挺着,不敢弯腰。

建国以后,临汝镇的肘子还非常出名。我每次出差,途经临汝镇,还经常买上一个酱肘夹馍大快朵颐。只可惜的是,现在的酱肘没有过去做的那么精细,大多不用酱了,改用糖色和酱油,传统工艺的流逝,总会给人带来莫名的惆怅,青灯有味,那些记忆的回落,更像黑白的旧电影,什么时候想起,都有刹那间的难忘……(赵彦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