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红罗京再婚真实原因及后果(搭档罗京去世后自愿离职)
邢质斌,一直是央视主持天团中的异类。
用原央视副台长的话来说:
“学历是央视最低,理论知识压根不够看但过目不忘,她和罗京的功夫没人比得上。”
凭借着过目不忘的好本事和一口流利的口播,邢质斌在央视一待就是35年。
不仅主持《新闻联播》,还主持重量级的大型晚会、《烟台经济改革纪实》、《北京开发不忘农业》、《挑战主持人》等节目。
谁能没想到,35年0失误的她在罗京离世之后,会马上辞职,提前退休,离开数十年如一日热爱的主播间。
邢质斌经历了什么?为何自请退休后引发了众怒?
如今她怎么样了呢?
揽尽风雨苦亦甜
在说邢质斌之前,咱们先说点老话。
60多年前的北京,基本上还是以城墙为界,城外是星星点点的村子,繁华的地方不多。
到了60年代初期,北边学院路的八大学院逐渐崛起,发展迅速。
这段时期,除了老北京人,落户北京的人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其中便包括了邢质斌的父母和邢质斌。
邢质斌的父母是河北固安县的老师,但那个年代不安定,女儿出生之后,一家人被迫背井离乡,逃荒求生。
兜兜转转,定居在北京的宣武胡同中。
要说这一家运气还是很不错的,刚刚定居就赶上了北京城的教育崛起时期。
父母很快捧起了周边学校任教的铁饭碗,间接解决了孩子的入学,教育问题。
邢质斌上学那会,普通话基本已经开始普及了,受到环境的影响,她成了第一批大院子弟。
这是北京的一个特色之一,因为新建的机关,学校,科研单位等都是一个个封闭的大院模式,大院里职工以新北京人为主。
邢质斌的父母是那种很传统的人,他们最喜欢的教育方式是:“好女孩应该怎么怎么样”,从小给她定了很多规矩。
比如放学必须准点回家;作业必须在天黑前完成;除非必要情况,不允许请假。
初中的时候,邢质斌比较活跃,最喜欢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在课外包揽各种艺术比赛。
她妈妈很讨厌女儿这个样子,觉得一个女孩子应该要谦虚稳重,于是格外打压邢质斌的性格。
这个事情给她造成了很重的后遗症,以至于上学期间做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担心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我太过于张扬和轻浮了。
在父母的干涉下,新志斌确实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到大名列前茅,文文静静,不吵不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师范中学。
在现在听起来或许没什么了不起,但放在60年代,能考进师范中学,那可是十里八乡都眼馋的存在,因此邢质斌一直是父母的骄傲。
时间来到高中毕业前夕,按照父母的规划,邢质斌是要考大学,毕业后接替父母衣钵教书育人的。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因为时代因素,邢质斌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往大兴县的基层农场工作。
每天七八点钟,生产队长就“喊工” 大家汇集起来接受工作,谁谁谁去犁田,谁谁谁去种红薯。
中午12点放工,下午两点到六点收工。
早出晚归,单一且疲惫。
远离父母的邢质斌,却感受到从小到大最渴望的自由,
作为少有的会说普通话的“高材生”,这个地方的人们对她都很热情,让她获得了不少机会,第二年就被高票选举为农场广播站的播音员。
相聚别离,都是刚刚好
当主播,仅普通话发音标准是不行的。
为了更专业一点,邢质斌开始调整气息和共鸣,一是练气息下沉,二是练气息的吸与呼。
为了改善自己气息不足的毛病,每日清晨她都会站在农场空地中开嗓。
气沉丹田,向着远方的农田发出一声悠长的嘿。
慢慢地,邢质斌的声音就像沿着抛物线跑出去的大网,在大地上铺开。
将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喉腔共鸣,胸腔共鸣练得炉火纯青。
这期间,邢质斌又在自己身上挖到了宝。
打小老师就和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爱迪生的名言还有后半句: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在农场播音是需要备稿的,稿件经过领导审阅再到邢质斌的手中。
当时条件有限,是没有提词器的,如果不背诵稿子眼神就很容易出问题,邢质斌在背稿方面,展现了极高的天赋。
面对晦涩难懂的专业字眼依旧可以一目十行,迅速记住播报内容。
这种无师自通的天赋,打动了国家一级演员朱琳。
朱琳用了一周不到的时间,教会了邢质斌如何一边控制语速,一边播音,一边保持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
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灵感,加上锦鲤般的好运气,让邢质斌后来者居上。
1973年,央视录音科长宋培福回老家探望岳父岳母,从农场的喇叭中听到了邢质斌的声音。
惊为天人。
第二年夏天,央视录音科空出了一个职位,宋培福想都没想就下农场接人去了。
那个炎热的夏天,邢质斌满脸局促,穿着不怎么合身的“正装”,身后跟着替她拉行李的副台长,迈入了央视大门。
自家孩子抱上了央视“金饭碗”的消息传入邢质斌的父母耳中,全家可吓坏了。
那可是央视,国家授权,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挤不进去的有经验、声望加成的“高级单位”。
进入之后不仅价值可观,还会涉及众多圈子里最有用的声望和人脉。
事业“转暗为明”之际,邢质斌的人生大事也终于提上了日程。
原来,早些年在农场生活期间,邢质斌就已经遇见了心仪之人朴赞宏。
朴赞宏任职于航天部门的下属单位,离邢质斌工作的农场非常近。
两人是一见钟情,双方都很羞涩,谁都不敢先捅破窗户纸。
朴赞宏经常趁着各种休息时间骑自行车去农场,制造各种蹩脚的借口在邢质斌面前刷存在感。
时间久了,全农场的人一见朴赞宏就打趣:“哟,这不是我们农场内定的女婿吗?”,两人顺理成章地恋爱。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回北京,扎根央视的第一年,没有婚纱和礼服,邢质斌穿上母亲亲手做的新衣服,两人坐在一起,头往中间一靠,一张简单的黑白结婚照就完成。
邢小姐变成了朴太太。
那个年代,大多数男人都有一些大男子主义,觉得女人就应该当全职主妇,相夫教子。
很幸运,朴赞宏是个例外。
他比邢质斌的父母,亲朋好友更加支持她的工作,在朴赞宏看来,支持妻子的工作就是在为“两个人的将来”努力。
金牌搭档罗京的离世,成了她的警钟
邢质斌进入央视的第二年,就以口播第一的名次,进入了《新闻联播》的演播厅。
众所周知。
《新闻联播》打建立以来,播报的基本上都是国家级政令或重大的决策,上级部门或者编辑已经定下来的稿子必须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播报。
这个饭碗,不是什么人都能端得稳的。
想要主持《新闻联播》这个节目的话,主持人那一定是经过层层筛选,把电视台最精英的人员用来主持这个节目。
张颂先生说:“这个专业的最高培养目标就是《新闻联播》播音员,因为他们是最高级别的。”
可想而知,当时的邢质斌有多优秀,才能在进入央视的第二年,就能空降《新闻联播》演播厅。
虽然年纪小,学历差,但她比任何人都耀眼。
一篇几千字的大稿,在这之前可能一眼都没看过,次次能保持每分钟至少220字的速度。
有一次,开始前的五分钟刚开完一个会,播音稿还是热乎的就交到了邢质斌的手中。
直稿件上“飘满了气球”(记者或编辑修改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邢质斌只看了一眼,直播期间也一个磕巴都没打,一个错都没犯。
入行多年,邢质斌从未因为私事缺席过工作。
哪怕是生儿子朴宁期间,也仅仅是调休了不到一个月。
这多亏了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的体贴,为了全力支持妻子的事业,他几乎放弃了大部分的工作。
一个人照料全家的生活,孩子的成长教育。
后来,邢质斌和金牌搭档罗京相遇,二人的播报组合可谓是珠联璧合,强强联手。
镜头前的专业,也给邢质斌带来了许多困扰。
别人问过邢质斌最多的一个问题:
“邢老师,你是怎么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爱情、事业双丰收的?”
每一次,她都会语塞。
表面上面,似乎是爱情事业双丰收。
实际上她最亏欠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她根本没有任何时间照顾家庭。
上照顾不了老人,下照顾不了孩子,中间还照顾不了自己。
在邢质斌都没发觉的时候,父母已经慢慢老去,孩子也渐渐长大,而她缺席了所有家庭的重要场合。
2009年,同样忙于工作的罗京被发现患有淋巴疾病。
罗京没有在意并继续主持新闻播报,因为他热爱工作,重视工作,等到病情恶化的时候,却已经为时已晚。
2009年6月1日,罗京被送往医院抢救,6月4日抢救无效,离开世界。
几个月前还谈笑风生的金牌搭档突然离世,邢质斌一瞬间还是多了几分难以释怀的情绪。
兢兢业业一辈子,却终究没能等来团圆,带着无数遗憾,罗京没能抵抗病魔的侵袭。
遗体告别那天,邢质斌来到现场,含泪回忆着与罗京一起工作的细节,送了搭档最后一程。
坚强一生,退休后惹众怒
邢质斌开始反思。
这些年,抱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她和罗京一样,已经忽视了工作对身体健康带来的隐患。
睡眠不足,高强度用脑,饮食不规律,不得不上夜班。
明明健康是身体的灵魂啊,没有健康,肉身简直一文不值,所以哪怕是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也要保重身体!
这个瞬间,邢质斌突然生出了一个荒谬的念头:辞职。
这些年,因为工作自己已经牺牲了太多,现在她只想好好享受生活。
邢质斌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罗京去世后没多久,邢质斌就递交了辞职报告,3个月后,在央视打拼35年0失误得邢质斌退休了。
每天在家读读书,做做菜,和儿子丈夫一起旅旅游,清闲且满足。
可能是全国人民都知道她如今档期很多,新的麻烦又来了。
各种学校的专业课邀约,各种机构的典礼邀约,各类产品的广告代言,无数乱七杂八的事情都找上了门。
刚开始,除了极个别的访谈节目之外,她从不参加任何商演和活动。
2012年,也就是退休的第三年,邢质斌拗不过某商家的三顾茅庐,为该企业拍摄了一段影片。
没多久,邢质斌就被骂上了热搜。
“她是不是穷疯了?”,“真是晚节不保”,“邢质斌也开始接活儿捞金,这个世界真完蛋。”,“她这样对得起自己“国脸”的身份吗?”
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各种辱骂声此起彼伏。
事实却是:这段视频并不作为商用,而是该老板为激励员工录制的新年礼物。
老板将这段“新年贺词”刻录成了光盘,每一个员工都发了一份。
这本来不算什么大事,却被舆论压力发酵成了“大错”,导致邢质斌成了“捞金要钱不要脸的千古罪人”。
放到现在来看,就算邢质斌确实接广告,接商演了又能怎样?
众所周知,早一辈儿的新闻播音员们就职期间,是不允许接任何广告和商演的。
每个月劳心劳力,薪资却跟普通的上班一族差不了多少。
就拿郎永淳来说,当年都混成了“央视一哥”,却连妻子治病的钱都掏不出来。
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晚年赚点钱过分吗?
那些流量明星可以接代言日赚百万,像邢质斌这样的为央视奉献一生的人,又为何不能呢?
被冤枉之后,邢质斌的选择让人泪目。
“那不成,钱重要,名誉更重要。”——邢质斌
虽然无错,这个一向要强的“女强人”却乖乖低头道歉,接下了大众的辱骂。
“要是不结束,媒体还会回应,这样麻烦就大了。”
她自认为为央视,为国家抹了黑,之后再也没有出席过任何综艺,访谈和商演。
哪怕是去各大院校为学子们传道授业,也不要一分钱的酬劳,义务讲课。
明明自己不如意,却见不得人间疾苦。
拿着几千块钱退休金,自个儿过得紧紧巴巴之余,还经常带头参与各种筹款项目,利用名气帮助他人了解公益。
如今得邢质斌已经75岁了,与丈夫走过了48个年头。
前不久还被路人偶遇在北京街头,带着孙子的她不见衰老,染了一头黑发,一脸慈祥端庄优雅。
穿着已经过了时的短袖,踩着几块钱一双得拖鞋,带着孙子在街上散步。
这或许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吧。
老了就想好好地陪伴家人,生活无需多么奢华,能够和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乐。
生活虽然平淡,但满满的都是幸福。
不忘本,不自傲,这样的邢质斌,又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