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火车票有收藏价值吗(七旬老人收藏火车票60年)

原标题:青岛市北区七旬老人收藏火车票60年 四千张火车票见证中国速度

小小火车票,方寸之间串起了始发站和终到站,也串起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家住市北区兴隆路街道的居民安郁森,从10岁收藏第一张火车票开始,至今已收藏了4000多张大大小小的火车票。这些火车票记录了购票方式从火车站购票厅内的摩肩接踵,到坐在电脑前网上抢票的手忙脚乱,再到手机端购票的便捷与从容;乘车坏境从闷热的绿皮车到舒适整洁的复兴号;乘车时间从长途颠簸到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

4000多张火车票见证了中国铁路从慢悠悠的绿皮车时代到一日千里的高铁时代,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旧火车票有收藏价值吗(七旬老人收藏火车票60年)(1)

(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方寸车票,承载六十年记忆

8月6日上午,半岛记者来到市北区71岁老人安郁森的家中。16本已经整理成册的火车票和没来得及整理的火车票堆了满满一沙发,窗外的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出记忆的味道。

这些车票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有红色的、白色的、蓝色的,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被整齐地贴在笔记本里,泛黄的纸页记载着老人60年来的一段段往事。

火车票的收藏,还要从老人儿时的一次奖励说起。1958年,10岁的安郁森在学校考了“双百”,作为奖励,母亲答应满足他一个愿望。安郁森从来没坐过火车,便提出想坐一次火车的请求。

“当时一张从青岛站到沧口站的火车票票价是一毛八分钱,我母亲狠了狠心买了两张。要知道,在那个年代,5分钱就能吃一顿饭了。”安郁森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第一次坐火车的感受,“那时候是绿皮车,烧煤的那种,夏天特别热,也没有空调,但可以开窗通风。轨道是短轨,火车开起来哐啷哐啷的,一路上噪音很大,到下车了我的耳朵还嗡嗡地响。”

尽管这段短距离的乘车体验并不完美,但对一个第一次坐火车的孩子来说,也是大开眼界。这张1毛8分钱的火车票被10岁时的安郁森仔细地夹在一个笔记本里,舍不得扔,这也成为了他收藏的第一张火车票。

后来安郁森有了更多坐火车的机会,也让他萌生了收集火车票的兴趣,开始搜集更多的火车票。尤其是在1971年10月份从事销售工作后,安郁森出差坐火车变成了常事,收藏的火车票也越来越多,从种类上来说就包括了普通车票、站台票、退票、行李票……摊开老人收藏的16本火车票,记者耳畔似乎又响起了汽笛声,仿佛能看见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前行。

一克轻纸,见证一次重大变革

在安郁森收藏的火车票中,一张1950年1月3日由淄博张店到博山的火车票是其中年代最早的,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火车票,票面价格是3100元。而另外一张1958年从上海到芜湖的火车票票面价格54200元,可谓是“最贵”的。“不要吃惊,火车票没那么贵,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市面通用的还是旧币,一万元相当于1元,这张车票实际也就是5.42元。”安郁森说。

安郁森介绍,火车票收藏除了年代越久远越珍贵外,还附有历史印记,能让人一眼看出这张车票所在的年代,比如有些就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另外,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一些偏远山区火车站送票不方便,车站就自己印制了一些火车票,规格与通用的火车票完全不同,因为数量稀少,也就成了藏家争相寻找的珍品。

在老人收藏的火车票中,还有两张非常具有纪念意义,见证了61年的跨越。这两张火车票是从青岛到烟台的,其中一张是2012年12月31日的,标价为38元;另一张是2013年1月1日的,标价却是37.5元。“别看这两张车票仅隔了一天,有5角钱的差价,却结束了一段历史。”安郁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火车票一直都有强制保险费,到2013年1月1日这天,实行了61年的火车票强制保险费取消。“这个变化意义重大,我必须得留存好。”

安郁森说,类似火车票实名制、高铁青岛始发,他都会去买票直接放进收藏册。很多车票都已经成为历史,有时为了查找车票相关知识,他经常去旧书摊找资料,了解车票的时代背景。

人在旅途,车票集成人生相册

记者在安郁森收藏册的记录中看到,1975年他的月工资是27.5元,一张从青岛城阳的女姑口站到青岛站的硬座票是0.5元。可以说,在当时乘坐火车算是一种昂贵的出行方式。

1981年4月30日,安郁森乘火车去昆明旅游,这张车票他一直保留着;30年后的同一天,老人又买了到昆明的火车票故地重游。同一时间、同一条路线,相隔整整30年的火车票放在一起,让人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

“那时候坐的是绿皮车,硬板座,饭得自己带。车票是47块多,我那时候的工资也才50来块钱,一来一回就要花掉我两个月的工资。我带了4个月的工资去昆明。2011年我再去时,坐的是空调车、软卧,车上已经有快餐,我的工资也已经涨到了2000多块钱。这短短几十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时候想都不敢想。”乘坐30年后同样路线的火车,重温30年前的旅程,观看30年后沿途的变化,让安郁森感慨万千。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京、成都、西宁到拉萨对开3列旅客列车,安郁森同样第一时间乘坐了这趟列车,“因为火车要翻过5200米的唐古拉山口,会有高原反应,况且那时候我也快60岁了,周围很多朋友包括家人都不让我去。最终我还是坐上了火车,从青岛四方站经兰州到达拉萨,再由拉萨经北京回到青岛,我实在不想错过这趟特殊的列车。”安郁森说。

旧火车票有收藏价值吗(七旬老人收藏火车票60年)(2)

( 来源:半岛都市报)

感悟

集藏火车票 亦是收藏国家历史

“只要火车能到达的地方,我就一定要坐火车去。”这些年来,安郁森坐着火车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满是成就感。

“每次坐火车去外地,哪儿都可以不去,但一定要去当地旧货市场逛逛,不为别的,就是要看看有没有老火车票。2010年我去了趟哈尔滨,在逛旧货市场看见了两张1952年和1953年老车票。这两张车票年代久远,实在是太特殊、太珍贵了,我非常激动,那时心里就一个念头,无论多少钱都要买下来。”安郁森轻抚着这两张车票,娓娓讲述当年的故事。

安郁森说,祖国的东西南北他都乘坐火车去过了,最北到过漠河,最南到过三亚,还去过了新疆。“在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走遍祖国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经过70年的发展,祖国富强起来,给了我们好生活,走出国门也变得简单了。”

如他所说,安郁森走出了国门,去过德国、瑞士、法国、日本等国家,并在这些国家也专门体验了乘坐火车,并将火车票收藏下来。“说实话,我感觉现在我体验过的这些国家,还没有一个国家的火车有咱们国家的火车好,咱的既快又舒适。”安郁森说,现在他已经去过了五大洲,争取在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内,走遍世界七大洲。

安郁森表示,自己收藏火车票不为经济价值,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个年代的火车票都有了,唯一缺的就是1949年的火车票,非常遗憾。”老人平时在家也是摆弄火车票,对他而言,收藏火车票也是在收藏历史。“没事的时候翻翻这些火车票,历历往事就涌上心头。这是对生活的记录、对时代的见证,更是一种情怀、一种文化。”

安郁森对现在的收藏很是自豪,“从目前我掌握的信息来看,在火车票的个人收藏中,不论是收藏数量,还是藏品的年代,以及齐全程度,我可能都是那个‘之最’。我的火车票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呢。”安郁森说,2014年逢时春运60年,需要拍摄历年车票演变时,起初铁路总公司也找不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全套火车票,最终辗转找到了他的电话,联系拍摄。“那期节目在大年初一播的,正好赶上了春运60周年,能够为春运做出点贡献,我也觉得很值得。”

“我是1948年10月1日出生的,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整早了一年,和祖国有着特殊的缘分。”安郁森告诉记者,他曾在青岛民俗博物馆、兴隆路街道海云广场等地办过火车票收藏展,“我正在计划将收藏的火车票编成图册,在全国展览。”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郁森老人也将配合街道工作,拿出部分藏品展览,给祖国献礼。

安郁森坦言,这些火车票对自己触动很大。一张小小的火车票,见证了祖国铁路科技的发展,见证了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中国铁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和运载能力大幅提升的直观表现。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是可以通过生活来反映的。在党的领导下,国家逐步强大,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我希望这些火车票能够记录祖国的发展变化,我认为这是值得被珍藏的记忆。”安郁森说。

每张车票都是记忆大门的钥匙。安郁森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张1976年去上海的火车票,“那年我和妻子旅行结婚,也是坐火车去的上海,旅行结婚在当时还是很前卫的。这张火车票对我意义重大,我一直很小心地保存着。”

济青通行,从11小时到2小时

安郁森家中电视柜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小册子,那是历年的列车时刻表。安郁森拿起最小的一本向记者介绍,“这是1968年最早的一本时刻表,使用了10年,直到1978年才出了新的一本。再往后两三年就更新一本,因为国家富强了,铁路也飞速发展起来了,车次越来越多了。现在人们也都在网上、App上订票了,方便快捷,不再使用纸质时刻表,我就把这些都留存了下来。”

安郁森说,他平时会经常拿出收藏的火车票对照列车时刻表来研究,从时刻表可以看出各地列车的里程、运行速度,从火车票的面值变化可以看出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印刷制版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代表着时代的进步。“你看,这本1968年的列车时刻表,8点25分从青岛站出发,19点28分才能到达济南站,用时要11个小时,而现在只用两个小时,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几十年白驹过隙,中国铁路从慢悠悠的绿皮车时代转变到一日千里的高铁时代,但最初坐火车的感受,一直收藏在安郁森的记忆里,以至于后来他乘坐动车、高铁后,还时不时拿出来对比一番。

“2010年,我第一次坐上了动车,那是从青岛去潍坊旅游,车又快又稳,有空调非常舒服,和50年前的感受简直是天壤之别。”安郁森说,特别是近几年,高铁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火车上环境舒适,还有了WiFi等,而且行驶速度一日千里,“这也反映出现在国家发展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小小车票,随着时代节拍蝶变

安郁森收藏的这些火车票,在铁路发展历程中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记者看到,1985年的火车票是一种两指宽、小拇指长的硬板车票,票面面积很小。售票员手工卖票,用算盘结算,根据乘客需求抽取相应硬板,用铅字排好座位信息,用针孔式打印机打印,卖票时间长、效率低。

1995年左右,纸质车票开始电脑售票,但火车票没有二维码,只要排队即可买到,无须实名认证。

1997年,火车票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有了记录电脑信息化的软纸火车票,火车票面积比以前更大,票面上印刻了一个条形码。它标志着铁路售票系统从硬板式火车票转变为电脑信息化软纸火车票。

2008年,硬板式火车票完全退出了公众的视野,被全国联网的电子车票所取代。

2010年,火车票迎来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开始试行实名制。

而最近几年开始,已经出现了无纸化火车票,即旅客从网上购买的高铁票,无须到售票窗口或自动售票机换取纸质车票,可直接刷身份证进、出站。

“这就意味着纸质火车票很可能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但是从收藏角度来说,我觉得很惋惜。”因此,安郁森建议将火车票的印制权下放到各地铁路部门,可以在火车票上印制带有当地风景或其他有纪念意义的东西,“除了使用功能外,也赋予火车票城市记忆功能,更有纪念意义,对于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现在,安郁森收藏的火车票已达4000多张,其中有2000多张是自己坐火车购的票,其余的是跟亲戚、朋友要来的,或从其他火车票收藏爱好者那里换来的。

文/半岛记者 刘笑笑

图/半岛记者 王滨

[来源:半岛都市报编辑:亚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