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

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扯结婚证”

——小议婚书中的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婚姻习俗均有所不同。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则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一般指的是男娶女嫁过程。

结婚证是婚龄男女在国家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自愿申领的合法婚姻关系的有效法律文书。该证承载了男女双方对对方、对双方家庭和双方家庭社会关系,以及未来生活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因此,婚姻是神圣而又浪漫的一个生命过程。那么,为什么过去把到政府管理机关申领结婚证叫“扯结婚证”而现在又称为“领结婚证”呢?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1)

现在的结婚证外观

一、典籍中的婚姻

婚姻最早的记述可见于《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媒氏》:“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这是对婚姻年龄最早的规定。《后汉书·曹世叔妻传》中记载:“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宋代孙觉在《春秋经解》中记述:“独阳不生,独阴不成。故有天则有地,有日则有月,男女之义,婚姻之礼,天地之道,人伦之本也”。我国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有天地阴阳,才有男女婚姻;有男女婚姻,才有父子才有君臣,整个国家的伦常礼义、社会组织都基于婚姻。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2)

后汉书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3)

春秋经解

关于人伦的表述,最经典的表述见于《孟子》和《礼记》。《孟子·滕文公上》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礼记·礼运》中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第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可见,婚姻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和基础。

西周时期士大夫以上阶层,结婚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即“三书六礼”;三书是聘书、礼书、迎亲书;六礼分别是纳采(俗称“提亲”)、问名(俗称 “合八字”)、纳吉(俗称“过文定”)、纳征(俗称“过大礼”)、请期(俗称“择日”)、亲迎(俗称“迎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明清以后,六礼之中逐渐演变到只剩下问名、纳彩、请期、亲迎等四礼。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4)

现代的复古婚礼场景

我国最早关于结婚证的记载也出现在《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媒氏》中,不过那时的结婚证叫“婚书”。当时的婚书分为两种,即官方婚书和民间婚书。官方婚书是指由历代官方发放的婚姻证明书,最早的官方要求的婚书出现在唐代(《唐律令》中明确规定,男女双方缔结婚姻,两家需互报婚书);而民间婚书则是指由民间婚姻相关方在媒人的见证下自愿缔结的婚姻证明书。但在逻辑顺序上,似乎民间婚书可能比官方婚书更早一些,因为婚姻双方不可能没有一番沟通而直接去官方机构领取婚书的事情。这样来看,当时民间婚书在邻里乡间的认可程度可能更高一些,甚至只要有了民间婚书而不去领取官方婚书的可能。

各个朝代对待民间婚书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明令禁止、不予承认,有的则视为有效证件。唐代法典《唐律疏议》规定 “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也就是说,唐朝时“私约”(口头婚约)和婚书具有相同的效力。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5)

周礼

二、结婚证为什么是“扯”

《唐律》中规定的互报婚书是指男、女双方通过媒人向对方发出的婚书,男方给女方的婚书称为求婚书(也叫通婚书、请婚书),而女方给男方的婚书被称为许婚书(也叫答婚书、允婚书)。这是男女双方在取得官方婚书之前所要经历的“问婚”过程,同时也是“男聘女嫁”婚姻模式下的产物。一般在得到女方的许婚书之后,然后才能到官方领取婚书,但也可能不领取官方婚书而直接结婚。尽管结婚是青年男女双方的事情,但事实上这件事自始至终却是男女双方父母在操办。

但也有例外,如果男女双方的至亲无法具体操办这件事,也有可能由其相关人员操办,如在内蒙古黑水城出土的众多文书中,有一份保存基本完好的元朝时蒙古族婚书(现被藏于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该文书名为《至正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大吉合同婚书》。通过阅读这份婚书,大概可以了解此次婚嫁的故事。原是太子麾下的一个名为脱欢的军户要将自己的弟媳嫁出去:“今凭媒证人帖哥作媒说合,与亦集乃路屯田张千户所管纳粮军户,吴子忠家内存日、从良户下当差、吴哈厘抛下长男、一名唤哈立巴台说合,作为证(正)妻。”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6)

婚书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7)

元朝时蒙古族婚书(局部)

我国清朝时由官方颁发的结婚证则称为“龙凤帖”。清朝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在订亲之后的7至10天后,应当去当地县衙领取龙凤官帖并缴纳婚税。龙凤帖上的内容包括:结婚人的姓名、年龄,双方家长、主婚人和媒人的姓名,而且均需上述每个人的签押和盖章,以示郑重。

由于龙凤贴上书写的内容比较多,还要使用毛笔现场书写,之后盖上官府的大印之后再分别发放给男女双方,同时官方还要存底,因此,这样的龙凤贴为两大联和一小联。两大联(男、女双方的婚书)分别为男女双方持有,而小联(即存根)为官方存底。这样的龙凤贴就要由官方经办人当男女双方的面从龙凤贴的剪裁线裁开(即对折后撕下来),分别交给男女双方保存。男女双方所取得的盖有官方大印的龙凤贴就取得了官府认可,证明他们彼此的婚姻已经取得合法手续。

古代一些朝代(如元代、清代)在官方领取婚书时还需男女双方另外拟定(或提供)一份聘礼财物清单,并且需要当事方和媒人都要签字画押,以防止双方此后闹纠纷。如元朝至元六年三月,中书省户部规定“今后但为婚姻,须立婚书,明白该写元议聘财,若招女婿,指定养老,或出舍年限,其主婚保亲媒妁人等,画字依理成亲,庶免争讼。”《唐律疏议》还规定:“虽无许婚之书,但受聘财亦是。”也就是承认了以聘礼为基础的事实定婚行为。没有婚书,仅仅依靠私约或者交换聘礼构成的定婚行为,极容易引起争议,要是有一方不按口头约定行事,讹要更多的彩礼钱,甚至耍赖悔婚,就难免要闹到公堂了。当然如果这份聘礼清单能事先拟定好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可往往是直到双方领取婚书时还在你争我斗,尽可能的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你说这扯不扯?

因此,到官府领取婚书这样一个仪式感比较强且场面比较严肃的过程,以及由于在这里有时双方还要就聘礼问题进行讨价还架,这一过程便被称为“扯结婚证”。现在到民政部部门领结婚证不叫“扯”而叫“领”便不言而喻了。

三、不同时期的结婚证

结婚证既是男女爱情的见证,又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印记,集中体现在结婚证的版面设计,这其中包括婚书词、配色、配图和运笔方法,这一切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历史韵味。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8)

1935年的结婚证书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9)

1936年的婚书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10)

1973年的结婚证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11)

1977年的结婚证

四、结婚证中的浪漫

一纸婚书缔结一双男女一生的婚姻契约,这个契约怎可能没有浪漫?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12)

1939年的结婚证书

民国时期及以前婚书上常见以下的浪漫辞: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此证!

喜今日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此证!

喜今日从兹缔结良缘,订成佳偶,赤绳早系,白首永偕,花好月圆,欣燕尔之,将泳海枯石烂,指鸳侣而先盟,谨订此约。

喜今日礼同掌判,合二姓以嘉姻,诗咏宜家,敦百年之静好,此证!

一阳初动,二姓和谐,请三多,其四美,五世其倡征风卜。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奏八音,歌九和,十全无缺鸳鸯和。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最具浪漫的是陶行知婚书:

天也欢喜,地也欢喜,人也欢喜,欢喜你遇见了我,我也遇见了你。当时你心里有了一个我,我心里有了一个你,从今后是朝朝暮暮在一起。地久天长,同心比翼,相敬相爱相扶持,偶然发脾气,也要规劝勉励。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中努力,追求真理,抗战到底。为了大我忘小己,直等到最后胜利。再生一两个孩子,一半儿像我,一半儿像你。

哎呀,太浪漫了!

同样是结婚证书,外国人和我们中国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最具代表是英国哈里王子与梅根·马克尔的结婚证书。这份证书实际上是时任英国女王的“准婚书”,因为英国法律规定,所有王室成员的婚事必须取得英国国王的批准。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13)

陶行知先生的结婚证书(1929年)

领结婚证还需要拿身份证吗(过去领结婚证为什么称为)(14)

哈里王子的结婚证书(2018年)

证书左上角大大的E字母里是一只戴皇冠、拿盾形徽章的狮子,这是英国王权的象征。左边中间的图案是哈里王子的勋章,由代表威尔士的红龙(red dragon)及象征英国的玫瑰(rose)、蓟(thistle)、以及三叶草(shamrock)组成;右边中间的图案是代表梅根的勋章,主体是象征美国的玫瑰花(rose),衬以代表她出生地美国加州的金罂粟(golden poppies),以及美国国徽中的橄榄枝(olive branch)。证书左、右两侧下部的图案是王室赐给这对新人的“御用勋章”。

证书整个内容如下:

Elizabeth the Second,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of Her other Realms and Territories, Queen, Head of the Common Wealth, Defender of the faith.

To all to whom these presents shall come, Greeting!

Whereas by an Act of Parliament entitled "Succession to the Crown Act 2013", it is amongst other things enacted that "a person Who (when the person marries) is one of the 6 persons next in the line of succession to the Crown must obtain the consent of Her Majesty before marrying",

…such consent to be signified under the Great Seal, declared in Council, and recorded in the Books of the Privy Council: Now KNOW YE that we have consented and do by these presents signify Our consent to the contracting of matrimony between Our most dearly beloved grandson Prince Henry Charles Albert David of Wales KCVO and Rachel Meghan Markle.

In witness whereof, we have caused Our Great Seal to be affixed to these presents Given at our Court at Buckingham Palace the fourteenth day of March Two Thousand and Eighteen in the Sixty-seventh year of Our Reign.

By The Queen Herself Signed with Her Own Hand

大致意思是:

上帝保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

致本文件相关人士

鉴于2013王位继承法案,英国王位第六顺位继承人在结婚前必须得到女王陛下的同意。

此同意书必须盖上国玺,经由王室委员会宣布,并由王室枢密院记录在册:朕已经同意并以此表示对威尔士王子、高级维多利亚勋爵士、我最爱的孙子哈里王子和瑞秋•梅根•马克尔婚姻的赞同。

我们已于2018年3月14日(我治下的第67年)在白金汉宫对所有相关文件加盖了国玺,特此为证。

女王亲笔

由此可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结婚证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还是具有很大的差别的,但说到其中的文化,我们恐怕还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无法比拟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