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时期最著名的四个谋士(楚汉争霸第一谋士是谁)

楚汉时期最著名的四个谋士(楚汉争霸第一谋士是谁)(1)

文/渊渊

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争霸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时期之一。武将、谋士、女人、爱情、友谊等传奇历史典故在那个时期是层出不穷,直至现在都为人们津津乐道。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就是在楚汉争霸时期,谁才是当时的第一谋士?我记得2011年香港导演李仁港拍过一部关于楚汉争霸的电影叫做《鸿门宴》。电影中黄秋生饰演项羽的亚父也是其首席军师范增,张涵予饰演张良。电影中最高潮的部分就是在鸿门宴中范增与张良下围棋斗法。他俩下围棋可不是一般的下法,首先是下盲棋,即不看棋盘全靠心算和记忆。其次是同时下五盘盲棋,而不是下完一盘再摆一盘。这种下法简直帅呆了,拉风无比。在这场对弈中,黄秋生饰演的范增老谋深算,深不可测,最后把张涵予饰演的张良下得像“对穿肠”一样口喷鲜血。如果通过这部电影你以为范增就是楚汉争霸的第一谋士,那就错了。首先,这是电影不是历史,历史记载中没有范增和张良对弈这一出。其次,根据真实的历史记载,张良做谋士的能力可以甩范增几条街。

范增为什么不能算是第一谋士,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范增并未帮助项羽最终战胜刘邦,统一天下。这就好比打NBA赛事,MVP(最后价值球员)的荣誉通常只会给总冠军队的核心明星球员。哪怕亚军队核心明星球员的数据、名气和赛季表现都是最好的,也只靠边站。(二)范增做为谋士,谋划能力十分有限。当项羽和范增的关系被刘邦方面使计挑拨离间时,范增居然没有意识到中计,反而生气项羽不信任他,剥夺了他的一些权力。(三)范增做为谋士,特别是年龄已经过七十古稀,想必是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谋士,却心智十分不成熟。不成熟表现在“易怒”和“冲动”上。鸿门宴上项羽心慈手软放过了刘邦,做为一个七十岁的老谋士并没有表现出对事态的处变不惊和掌控全局,而是呈现喜怒形于色的幼稚行为,让人大跌眼镜。《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种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给团队制造负能量的行为像什么,像《红楼梦》中贾宝玉摔玉,“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当项羽中了离间计,范增没有洞察到中计就算了,但他缺乏能屈能伸的坚韧力,更没有衷心护主不离不弃的精神。项羽一对他稍有不信任,他就大怒且决定告老还乡。《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原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你看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气有多大,心胸有多小,走到半路自己把自己气得毒疮发作嗝屁了。一个谋士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喜怒形于色,则是一个不入流的谋士。(四)范增从头至尾都很难掌控和改变自己主人的想法,作为谋士是十分失败的。所以范增从头至尾都是一个不入流的谋士,更别谈第一谋士的位置。所以,太史公“不虚美不隐恶”,给范增连一个列传都没有写。

楚汉时期最著名的四个谋士(楚汉争霸第一谋士是谁)(2)

张良虽然在电影中被范增斗的像“对穿肠”一样喷血。但是他在现实中的能力却是可以让很多与他过招的对手喷大口大口的鲜血。刘邦在一统天下后的一次酒宴上谈及自己如何能获得成功时,对张良的谋划能力是推崇备至,《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如果刘邦开的是一个公司,韩信是销售总监,萧何是行政人事总监,而张良就是营销策划总监。那么张良为刘邦做了哪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事情呢?渊渊根据《史记·留候世家》的内容整理如下:(一)刘邦向咸阳进军时,想以两万人硬啃秦军把守的峣关。如果刘邦真的这么做了,就没有什么后来进咸阳“约法三章”的事儿了。因为此时守峣关的秦军尚属大秦朝装备精良的中央正规军,而且峣关也易守难攻。就在这时,张良连续出“虚张声势”、“内部瓦解”、“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三招计谋,帮刘备轻松夺得峣关,并在蓝田打败秦军,终于快项羽一步进入咸阳,树立了刘邦在关中人民心中的形象,为刘邦后来重夺关中奠定了群众基础。(二)刘邦进入咸阳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下子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如果没有张良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估计李自成和洪秀全的故事要提前千年上演。 (三)项羽准备在鸿门宴上诛杀刘邦,如果没有张良的消息灵通,对刘邦的不舍不弃及鸿门宴上的急智,估计刘邦已经到阎王处报到去了。(四)刘邦进巴蜀时,张良教刘邦烧栈道以表永不返回之心,迷惑项羽对刘邦的紧密盯防。(五)刘邦东进时,张良让刘邦联合九江王黥布、齐王田荣与彭越共同对抗项羽。后来的发展证明张良是多么的英明神武。这三人在项羽后方成了永远打不死的小强,让项羽为之抓狂不已。(六)刘邦被儒生郦食其说晕,居然想通过铸六国印封六国后人来共同对付项羽,结果被张良及时终止,否则刘邦会离成功越来越远。当刘邦听完张良的分析后,一口吐出嘴里的饭,骂道:“郦食其这个蠢货,妈拉个巴子,差点把老子的大事坏了!”(七)韩信夺了齐地自称“假齐王”并派使来告诉刘邦,刘邦气的要骂“娘希匹”。就在这个时候张良在桌子下面踩刘邦的脚,刘邦一下就懂起了,立即说到“什么‘假齐王’,堂堂男儿要做就做真齐王”,接着就册封韩信为齐王。从此坚定了韩信跟随刘邦对抗项羽的决心。假设韩信反水或独立,历史估计就要改写了。(八)刘邦追击项羽的时候,左等右等都等不到韩信、彭越、黥布等诸侯的支援,又是靠张良一计最终让项羽被困垓下,自刎乌江。(九)刘邦建国后赏罚有失,有不满的臣子有谋反方面的蠢蠢欲动,又是张良教刘邦册封其最痛恨的雍齿为什方侯,分分钟就稳住了各方面的心态和情绪,解决了新王朝的隐患。看完张良这些谋划,你会不会觉得刘邦如果没有张良是不是已经死了好几次?看完张良这些谋划,你会不会觉得张良的谋划能力完全配得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美誉?

楚汉时期最著名的四个谋士(楚汉争霸第一谋士是谁)(3)

张良除了以上的事迹外,还十分有胆略。比如他就曾遍寻杀手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刺杀智慧和手段远超荆轲。张良的智慧满朝皆知,吕后就曾强迫张良为他出谋划策保住了太子的地位。除此以外,关于张良高超的谋划才能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那就是黄石公让张良捡鞋子,传授《太公兵法》的故事。可见,张良的才能还有师承,也属科班出身。但就这样一个奇男子与大军师,渊渊也不认为张良是当时的第一谋士。因为当时还有一个人,名气没有张良、范增大,出身也没有张良高贵,但是论出谋划策,他称第二,张良也绝对不敢称第一。那这个人是谁呢?请大家关注后续文章,渊渊将为大家揭秘及解读。

楚汉时期最著名的四个谋士(楚汉争霸第一谋士是谁)(4)

“渊渊读史记”头条号:“读的是《史记》,品的是人生”。更多有意思的文章请关注“渊海杂谈”原创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