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云台二十八将(河南膛将由来)

山东出"响马"那么,"河南出蹚将"中的"蹚将"又是什么意思呢?

河南云台二十八将(河南膛将由来)(1)

河南出蹚将:

蹚将的由来是什么?

由来的一种说法:将也就是土匪,而古代河南人一般称土匪为“老汤”,至于两者的关系,还有一桩往事。

晚清至民国时期,全国各地陷入纷乱,其中以山西西南山区的土匪活动最为频繁。同时,当时的山西同样活跃着一批数量极大的青年农民务工队伍,他们平日事务繁忙,每到农闲之时,便在当地从事农田灌溉之类的修护工作,故而也被称为“膛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活多时,蹚匠们就是踏踏实实的平民百姓,勤恳的在山野间劳作。

但恰逢流连不利,无所事事时,这群蹚匠就极易化身为劫道的土匪。二者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越来越模糊,

可因为生活艰难,许多膛匠逐渐从正当的劳动人民,变成了逃窜山林的土匪。慢慢双方的界限也就变得愈发模糊。又因为“汤”和“蹚”同音,慢慢这一类人也就被称为“膛将”,并为后人所记录。这种叫法在姚雪垠先生的《长夜》中,也得到验证,其中你为啥不去吃粮呀?当蹚将的下场终究不好呢”。

"占山为王,落草为寇。" 一个原本正道的良人,脱离了社会的正轨,流落到山林草莽,就可能成为贼寇。

蹚将的由来,其实是经过字面变化的。

蹚将最初是叫蹚匠,后来改成了蹚家,最后变成了蹚将。

蹚这个字,最初是和淌差不多的,意思就是穿行,如从浅水里穿过去,从浅沟里穿过去。跟平时说的淌水意思是差不多的。

而蹚匠后面的匠字,就是指工匠的,比如木匠、瓦匠、石匠这类的,所以说说,蹚将最开始是叫蹚匠,意思就是到处穿行,给人做工的匠人,也就是给人做活的手艺人。他们是靠手艺吃饭的一群人。

身逢乱世时局动荡,老百姓们都吃不上饭了,在这种情况下,请人做工的自然而然就少了,这是必然的,这帮手艺人没活可干,的活下去的吃饭啊,怎么办?这帮人只能开始干些偷偷摸摸,更有甚者拦路抢劫。

既然从手艺人变成了拦路抢劫的人,自然不能叫过去的名字了,得改名字,要能唬住人,匠字太手工了,也没有威慑力,所以被抢过的人给这伙人取了个名字叫“蹚人”,意思就是到处穿行抢劫的人。

形象的表明了这伙人的行动习惯,但是这帮人不乐意听这样没有气势的名字,人家山东响马、东北胡子这些听着多牛气?这叫什么蹚人,算什么,不尊重我们的职业啊,的有一个气吞山河的名字。的改

以前人们教育程度底,大部分没什么文化,但是对于一些将领啊,什么的还是有接触,有概念的,所以这个什么王啦,那个什么将军了,就应运而生,因此,就给自己原本的名字取了个谐音,把匠字改成了将字,变成了蹚将,有穿行着的将领、将军的意思。

蹚将基本的由来如此,其实响马和胡子 膛将一样,都是一群土匪罢了。有人会替这帮人辩解,说蹚将只抢富人,不抢穷人。不管抢什么人,这都是抢,这个事实不能改变。

叫来叫去,时间久了,民间也就这样叫了,因此就有了这么个名字流传了下来。

我们可以看出来,蹚将虽然只是在河南一些地方这么叫,但这真不是个地方性方言名字,而是有来历和原因的。但蹚将的本质意思和响马还有胡子是一样的,都是靠抢劫为生的人。

河南云台二十八将(河南膛将由来)(2)

随着军阀混战等等,民国局势陷入混乱,这些"蹚匠"干脆停止接农活,彻底化身为寇匪,靠抢劫过路的商人队、洗劫山脚的村镇为生,"将"也成为了土匪的代名词。

当然,蹚将"中也不乏好汉烈士的存在。河南宝丰的白朗,就是赫赫有名的"蹚将"。

1912年,他率领当地百姓们展开了对袁世凯的讨伐,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几年时间里,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与北洋政府二十余万大军来来往往交锋数年,攻略五十余座城池。

白朗率领这次百姓起义,也被认为是中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精神也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当时纵横河南、围攻陕西西安的制造震惊全国的两虎守长安的,镇嵩军,也几乎都是由"蹚将"组成的。

河南云台二十八将(河南膛将由来)(3)

从古至今,不管是山东的"响马"、河南的"蹚将"之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特征都赋予了当地土匪独一无二的称呼。

那些啸聚山林的能人们,被叫做"山贼"或是"草寇";如若想显得尊敬一些,则称之为"绿林好汉"。再如,清朝末年风雨飘摇之际,社会治安一片混沌,各地匪盗趁机蜂拥而出,其中流窜于东北地界的匪徒们,会被叫做"胡子"。

"纵观时代背景,土匪的形成绝非偶然,它是在近现代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中,逐渐发展演化出的产物。

在穷困潦倒、饥肠辘辘的情境下,没有收入的平民们选择成为山匪,通过抢劫致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很多土匪其实并不是"全职",他们还兼有一个社会身份,那就是游兵。当局势缓和,很多官兵队伍会就地解散。对这些失去收入来源的游兵而言,这种不劳而获且收入颇丰的手段极具吸引力。

这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土匪群体有着独特的一套制度,他们徘徊于正常的社会结构当中,在特殊的动荡的年代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障碍毒瘤,

其实,无论是"响马",胡子,还是"膛将",其根本原因都是当时政府统治昏暗无能造就的。如若老百姓都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土匪何以立足,更别提泛滥,此现象自然就消失了。根本不会出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